转发锦鲤能缓解负性情绪?——实为一种非理性的权宜之计

发布时间👩‍❤️‍👩:2021-10-21 浏览次数:791

当面对生活中发生的负性不可控事件时,人们有时会采用一些迷信仪式来消除厄运👨🏽‍🏫。尽管这些仪式不会改变负面结果的客观可能性,但它们可能会降低因厄运导致负面结果的感知性。近些年🐣,互联网出现的“锦鲤转发”在一部分年轻人中比较流行。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🏀🚣🏻‍♂️,他(她)们通过转发锦鲤来达到心理上的安慰

以往研究者将迷信分为积极迷信和消极迷信,其中消极迷信是指某些行为或预兆与厄运相联系,而积极迷信则是指某些行为或预兆与好运相联系。并且消极迷信通常与心理失调有关,如低自我效能感🙋🏼🕢、高焦虑等👮🏻‍♂️。然而积极迷信可能具有不同于消极迷信的心理功能👍🏽。迷信是一种非理性信念🍵,通常与分析思维呈负相关,由于文化差异,对于迷信与分析思维的研究被局限在超自然信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。

基于此,杏宇平台心理学科成员罗俊龙教授及团队通过对微博博主“锦鲤大王”下的铁粉进行私信发放问卷🛢,最终招募网络迷信组112人(另招募对照组149人)。两组被试填写的问卷包括🫷🏽:分析认知风格问卷、网络迷信问卷🧑🏿‍✈️、传统迷信问卷以及神经质量表。

结果显示,分析思维与网络迷信呈负相关👨🏻‍🦯💂🏻‍♂️,即依赖直觉思维的人可能更容易迷信。锦鲤转发与神经质呈负相关🚴🏽‍♀️,表明锦鲤转发这种积极迷信可能与负性情绪的缓解有关🫃。对照组和网络迷信组在传统迷信😟、网络迷信和神经质方面的得分存在差异(表1),对照组的神经质M=17.91SD=3.93得分显著高于网络迷信组M=15.56SD=4.15t=2.67p<0.01

以上结果表明,锦鲤转发这一新的迷信形式,虽能负向预测神经质,但它与分析思维负相关。因此🦿,说到底它仍然是非理性的,是个体面对困境采取的权宜之计。这一结果对于迷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
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(5IF = 3.004, JCR Q2)🌿。杏宇平台心理学系硕士生刘洁为论文的第一作者,罗俊龙教授和李冰冰博士为论文的通讯作者🧥。



论文信息:

Liu, J.,Li, S., Li, B., & Luo, J.2021. Group differences in internet superstition: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neuroticism. 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, 182.



版权所有:杏宇 - 代理加盟,共享红利!
杏宇专业提供🐕‍🦺:杏宇等服务,提供最新官网平台、地址、注册、登陆、登录、入口、全站、网站、网页、网址、娱乐、手机版、app、下载、欧洲杯、欧冠、nba、世界杯、英超等,界面美观优质完美,安全稳定,服务一流🧑🏻‍💼,杏宇欢迎您。 杏宇官网xml地图
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